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利用价值

“所有的水都是雨水”这是美国雨水收集利用专家理查德·海尼经常说的一句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论是地下储水层的水,还是江河里的水,最早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雨水落到地面,透过土壤、石层渗灌到地下储水层,带上了矿物质和盐等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物质,最关键的是,地下水硬度一般偏高,而回用雨水可以节省地下水处理中使用的软水材料,还可在洗涤时节省肥皂、洗涤剂等。因此,对科学的雨水收集、合理储存及节能使用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雨水利用价值的有效保障。

中国水资源状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总体来说:水资源的分布是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差异以及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日益加重,我国许多城市的水资源正在面临着严重的不足和短缺。造成城市水资源不足和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少。二是水源水质日趋恶化,不能满足水体正常循环使用的功能要求,大大减少了有效水资源的利用状况。2007年太湖、巢湖蓝藻的全面爆发进一步给我们敲响了警种。

因此,对雨水的综合利用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

流程

雨水收集流程:

雨水管道---------截污管道-------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蓄水模块-------消毒处理---------用水点

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热降水进行收集 存储与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是集水的收集—截污—过滤—存储—渗透—提升—回用和控制一体化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通过压力控制泵和雨水控制器可以很方便地将雨水送至用水点,同时雨水控制器可以实时反应雨水蓄水池的水位状况,从而到达用水点。

分类

雨水收集

根据雨水源不同,可粗略分为两类:

1、屋顶雨水。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

2、地面雨水。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

通过模块式蓄水箱收集到的雨水资源用来冲洗厕所、浇洒路面、浇灌草坪、水景补水,甚至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消防水。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

 雨水渗透

指天然原生态的自然入渗系统被破坏,雨水无法再次回补到地下,人工将落到受雨面上的雨水经处理后,再次回补到地下的一种处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是根据受雨面的不同,结合相关的设备来完成的一组系统,相关设备包括:渗透雨水口、渗透雨水井、渗透雨水管、渗透雨水结构来完成雨水渗透。

 雨水滞留

当降雨量大过城市排水量时,启动区域雨水战略储备系统,雨水快速流入模块池内,大量存储雨水,待暴雨过去后再排放到指定出口或提前进行预排洪,降低城市排水压力,从而根本解决城市洪涝灾害。

常见技术

常见的雨水利用技术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收集、雨水处理和雨水供应。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在国外,德国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和雨水收集利用已有较长的历史。其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对那些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

德国的城市雨水收集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和企业的非饮用水。

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水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水径流携带的污染物。

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折叠经济效益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部分。在分析比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投入的基础上,可以论证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家庭供水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节约项目实施前挑水劳动力和费用(畜力、汽车贺拖拉机云水燃料等),以及由于改善水质所减少的医疗费用等。生产目的供水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抗旱增产(包括调整农业结构后增值)、畜牧业养殖。小型加工业发展等。效益计算时应进行合理的效益分摊。抗旱增产效益宜按多年平均、设计年和特大干旱年的年增产值进行计算。

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雨水收集工程建成后推动了扶贫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有了水,可以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发展节水优质高效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农民生存环境,促进。

生态效益是指工程建成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对缓解水矛盾、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方面的效益。

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缺水,而且能涵养与、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减少水涝,控制城市地下水超采带来的漏斗效应与沉降,减轻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施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益处已成为人们普遍共识。